证伪主义方法

2025-02-17 09:54:567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

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

一.否定归纳法:

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

有限不能证明无限,再哲学上也不能吧两者等同起来

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

3.从单称命题过渡到全称问题缺乏逻辑根据

4.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而是一个概率推理,

概率推理是错误的

评:归纳是认识论,不是逻辑理论,其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二.理论先于观察(观察离不开理论)

1.理论要指导观察:

e.g:达尔文周游世界得出进化论

同船的水兵什么也没有得出-从另外的角度看世界

2.理论指导理解观察:

观察到的东西如何理解离不开理论

e.g:如何理解太阳从东边升起,由不同理论解释不同的观察

评:在观察过程中带着一些不成熟的理论,在观察的基础上完善理论,在理论指导下理解观察,两者相互促进

三.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科学知识是科学世界的客观反映。

感觉只是信息,无法反映成理论。

有限不能到无限

所有普遍行都是随意猜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

科学不是认识过程,是一个猜测过程。

四.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

多次验证不能保证普遍陈述的证实。

理论即所谓的“一切。。。任何时候。。。”

理论不能被证实是由证伪主义引发的

证伪是找出理论的一个反例,从而否定理论,使其不能证实

五.波普的两个约定:

(1)科学理论必须是一个严格的普遍陈述

(2)科学理论要是有一个或几个理论被证伪,整个理论也就被证伪

评:这种理论的软肋是不允许科学理论的伪证存在

六.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可以用经验伪证的理论就是科学

从逻辑上可能性上不能被证明的理论就是非科学-可伪证性(分界标准)

如果一个理论列举了所有的可能性-非科学

e.g:明天的以后时间可能内会下雨,可能不下雨-不能在逻辑上证明

重言式:“一加一等于二”“吃饱了不饿”-无法证伪

伪科学,宗教,神话-不可验证

分界标准-从逻辑上有没有可能被证伪

七 可伪证度:

一种理论容易被证伪的程度

越是普遍的理论越容易被证伪

e.g:“中国人都很聪明”

“中国人的头发都是黑的”

八 确认和确认度:

一个理论被有限次证实的程度和有限次与经验符合的程度

任何理论不能被证实,可以被确认。

评:代表了波普证伪主义理论的妥协

九 逼真度:

一个理论的真实性内容与虚假性内容之差

允许科学存在虚假性内容

实际上允许了科学理论中真实性内容与虚假性内容共同存在

十 给出科学增长的试错法:

步骤:

1.出现问题(现有理论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2.猜测各种理论或作假设(e.g:宇宙学中常用到)

3.从各种假设或猜测的新理论中筛选出逼真度最高的理论

4.新理论又被证伪

波普思想总评(积极作用?):

1.再一次强调了归纳法的局限性,但是又夸大了这种局限性

2.强调了理论先于观察,对已有理论的依赖,没有提对观察的依赖

3.理论是大胆的猜测,是大脑的自由思考

有夸大猜测的倾向

4.试错法确实能够反映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些规律

5.将证实和证伪都绝对化了

绝对真理不可能,相对真理会越来越接近。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