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5-02-18 13:38:0612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闷、伸、喊、潮、湿、虫、消、搬、阵、哗”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吗、吧”两个生字

 2.通过看图、动作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山坡、割草、潮湿、消息、搬东西、伸了伸腰”等词语,读好带“吧、吗”语气词的句子。

 3.通过共读连环画的形式,借助画面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准备

 课件、贴画、田字格及词语卡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欣赏配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图片,交流对这种现象的 认识?。

 板书课题,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

 指导读题。

 二、聚焦白兔,学习首段

 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3、相机引出“坡 割 闷 伸”四个生字,通过看图 做动作理解词义

 三、 随文分散识字,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借组拼音宝宝多读几遍。

 2、在课文中找出小兔遇到了哪几位小伙伴,用笔画出来。

 (二)出示第一幅连环画,师生合作读故事

 1、师生合作讲读故事。

 2、相机教学“大声喊 、潮湿”。交流从对话中了解了什么。【师板书:燕子低飞】。

 (三)出示第二幅连环画,生读故事

 1、女生读故事

 2、交流:小白兔先是发现了燕子低飞,现在又发现了什么?【师板书:鱼游水面】

 (四)出示第三幅连环画,生读故事

 1、出示第三幅连环画,让生找出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2、学生分角色读故事,

 3、相机教学“搬东西、消息” 通过看图 ,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4、启发思考: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师板书:蚂蚁搬家】

 (五)出示最后一幅配雷声、雨声音效的连环画,生读故事

 1、出示第8自然段,男生读小白兔的话

 2、出示第9自然段,播放雷声、雨声音效,生模仿,读好句子

 四、巩固生字,指导读好“吧、吗”两个语气词的句子

 (一)巩固生字

 1、读词语

 2、走生字迷宫

 (二)指导读好两个语气词的句子

 1、出示“吧、吗”,交流发现了什么

 2、出示两个语气词的句子,指导朗读

 五、指导写字

 (一)指导写字:吧、吗

 1、引导观察,说说发现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师巡视,随机点评)

 板书:

 燕子图片 燕子低飞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图片 小鱼图片 鱼游水面

 蚂蚁图片 蚂蚁搬家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对话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雨通常是有征兆的,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课件。

 3.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雷声、雨声)同学们,你看到和听到的这些自然现象暗示着什么?(要下雨了。)读一读课文,看看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旨意: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始,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儿歌解说,再现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紧扣课文主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和学习语言的兴趣,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雷声资料,这部分没有处理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识记生字,读通课文。要求学生轻声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2.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1)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鱼、小蚂蚁之间分别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可以互相提问,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怎样……”这样的词语。

 (3)学生提出问题,简单解答。

 (设计旨意: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并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第2~7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这部分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先写小白兔看见一件什么难理解的奇怪事,后写对方如何解开这个谜。教学时,可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指名读课文。

 2.小白兔看到小燕子时,它对什么事感到很奇怪?(平常小燕子飞得很高,现在为什么飞得很低。)小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因为下雨前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只有低飞才能捕食。)

 3.句式练习:“我正忙着捉虫子呢!”用“……正……呢!”的句式说话。练习朗读句子。

 4.练习朗读第2、3自然段。

 5.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说说小白兔和小鱼,小白兔和小蚂蚁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读好小燕子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注意读好标有问号和感叹号的语气。

 (设计旨意: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原则,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安排有目的、有层次、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体现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读中感悟,读议结合的阅读教学理念。)

 7.除了小燕子、小鱼、小蚂蚁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要下雨了,课文中哪些词句也让我们知道要下雨了?(天气很闷、空气很潮湿、水里闷得很……)

 8.当小白兔从其他动物那里知道要下雨的消息时,他有什么表现?在课文中找找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从这些句子看出小白兔的什么心情?

 9.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来结束课文。(证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说的话是真的。)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堂

 1.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完成下面填空题。)

 在夏天,如果我们感到( ),或者看到燕子( ),鱼( ),蚂蚁( ),就说明( )。

 2.除了课文里讲的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预示要下雨外,你还知道大雨前有哪些预兆?(蜻蜓低飞要下雨。水缸“流泪”将下雨。青蛙叫,大雨到。知了静息,大雨就到。)

 3.小结: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多观察,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设计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生活是个大课堂,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指导书写生字:吗、吧、虫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蚂蚁  搬东西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