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牛顿运动定律拯救地球——读刘慈欣的《乡村教师》
最佳答案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可以说这是刘慈欣《乡村教师》中最高潮的一段:一群中国偏远山村的小孩子,依靠着他们老师生命垂危之际,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牛顿运动定律,拯救了地球的生命的过程。
一个碳基文明普通星球—地球上的一个小角落里的乡村教师,为了小乡村的教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查出肝癌晚期之后,用仅剩的一点点钱给孩子们买了书,在临终之际,给孩子们教完了最后一节课:牛顿运动定律。他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完成了这个最后的使命,撒手而去。而他的学生们——一群落后小乡村的孩子,凭借着老师最后教授给他们的知识,拯救了地球。
碳基文明,文明的传递,依靠的是一个特殊而伟大的职业—教师!
《乡村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我几次差点落泪。我感觉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次科幻想象的飞跃,更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深刻反思。
小说里乡村里的人们,小孩子上学有什么用?填不饱肚子,还要花钱,还不如早点回家学习种地,干农活,早点挣钱养家。所以很多小孩子小小年纪就放弃上学,而出卖劳力养家糊口。村民们甚至要拆学校做他用,乡村教师用生命守护着课堂,他带着被村民们嘲笑打击的屈辱,还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挨家挨户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用尽所有的方法,只是为了让村里的孩子继续上学。
而现在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身边人人都在追求实用主义,注重实用科学,都希望学习那些立刻就能产生价值的实用技术,市面上铺天盖地的信息都是“21天学会XXX”、“21天带你从入门到精通”,但是对于基础科学教育,却往往弃之不顾,更加别说培养孩子对基础知识的尊重和渴望。
所以,这已经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更是对人的心灵的洗礼。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遥远的星际之间,知识和教育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学好牛顿运动定律,拯救地球,这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但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启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