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教案:春天

2025-03-19 04:25:4912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艺术教案:春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艺术教案:春天1

 教学目标:

 1.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

 2.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完整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磁带、春天背景图(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学过程:

 一.听《春天》音乐自由进场。

 二.出示春天背景图。

 1.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春天美吗?你们喜欢春天吗?

 三.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并请幼儿表演(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师以故事形式小结。

 四.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聆听春天美。

 2.教师范唱。

 3.幼儿学唱。

 五.表演唱

 1.教师示范表演唱。

 2.幼儿练习表演唱。

 3.分角色表演。

 六.游戏

 1.教师扮老虎出场,进入游戏。

 2.“老虎”带领小动物出场。

小班艺术教案:春天2

  活动目标

 乐意学习歌曲,体验歌曲的旋律之美。

 尝试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音乐与表演中感受春天的美。

 理解歌词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学会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来了》儿歌音频;春天景色插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播放儿歌音频《春来了》导入活动。

 ——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哪里看起来特别有春天的感觉?

 引导幼儿欣赏春天的景色插图,根据插图请幼儿说一说。

 ——你看到的`春天有哪些景色?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倾听,了解歌曲内容并学唱。

 1.播放《春天》歌曲音频,根据歌曲音频依次出示图谱,熟悉歌词内容。

 ——你们听到了什么?歌里是怎么唱的?

 2.播放《春天》歌曲伴奏音频,学唱歌曲3~4遍。

 再次播放歌曲伴奏,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来做动作。

 2.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带着动作进行表演歌唱。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音乐投放至表演区,幼儿可继续表演歌曲,可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

小班艺术教案:春天3

  活动内容 :歌曲《春天》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初步理解第一段歌词,学会跟唱。

 2.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头饰,事前幼儿对春天已有过认识和观察。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春天》

 1.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声中幼儿扮演春天里的小动物入场。如:小蜜蜂,小蝴蝶,小青蛙等;

 2.幼儿坐到位后,请幼儿都互相观察一下教室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请幼儿说说听了这首歌曲之后感受怎么样?(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旋律,感受乐曲欢快情绪,知道歌曲的名字

 1.教师再次弹奏歌曲旋律,请幼儿说说自己听了这首歌曲觉得怎么样?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歌曲旋律,并启发幼儿听音乐做出欢快动作,告诉幼儿这是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做《春天》

  三.新授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的第一段,请幼儿说说你听到些什么?

 2.教师范唱第二遍,可以边唱边画;

 3.教师边指图片边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可以让幼儿轻轻跟唱;

 4.教师带领幼儿边根据歌词内容边有节奏的朗诵1—2遍;

 5.幼儿听音乐可以拍手轻轻的哼唱1-2遍;

 6.在《春天》的伴奏下,幼儿做欢快动作。

 活动延伸:建议带领孩子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的变化,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3.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4.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事前幼儿对春天已有过认识和观察。

小班艺术教案:春天4

  活动目标:

 1、能够注意倾听歌曲。

 2、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准备材料:

 歌曲《春天》、钢琴、磁带

  重点难点:

 听出歌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方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欣赏乐曲的兴趣,告诉幼儿歌曲的名称和简单内容。

 2、播放歌曲《春天》。欣赏两遍后,老师提问:这首歌好听吗?歌里唱的是什么?请幼儿议论之后,再听一二遍。

 3、师幼一起随录音唱《春天》,注意表达歌曲的优美意境。

 4、师幼唱着《春天》,到户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小班艺术教案:春天5

 学习目标

 了解春天会下雨的天气特征和人们的应对方法。

 了解各种雨具的用途。

 利用美工材料制作和装饰小雨伞,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雨具,例如雨衣、雨伞等。

 纸盘、绒毛条、彩笔、透明胶带。

 教师事先做好一把美工小雨伞。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雨衣和雨伞,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

 它们是做什么用的?

 2、让幼儿了解春天经常会下雨的天气特征。

 3、与幼儿一起欣赏不同款式的雨具,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请幼儿试用这些雨具。

 4、出示教师制作的小雨伞,请幼儿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又用什么材料和图案作了装饰。

 5、向幼儿介绍准备好的美工材料,请幼儿利用纸盘和绒毛条制作一把小雨伞。

 6、请幼儿在纸盘上设计图案,教师协助幼儿从纸盘边向中心点剪一刀,然后把纸盘折成圆锥体,用透明胶带固定。请幼儿把绒毛条插进圆锥体的顶部。固定位置后,再把绒毛条的末端向上扭,便成了一把小雨伞。

 活动评价

 能说出雨具的用途。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小雨伞的制作。

 能愉快地参与美工活动。

 备注

 活动建议: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图案。

 如果幼儿是第一次使用胶带架,要先向幼儿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