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名词解释

2025-02-09 12:50:508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和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技术。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或交叉感染的基础技术,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y):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任何微生物污染的物品。

3. 无菌区域(Aseptic Area):经过彻底灭菌处理且未被任何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4. 非无菌区(Non-Aseptic Area):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但已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5. 相对无菌区(Relative Aseptic Area):指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中取出,即被视为相对无菌,不可再放回。无菌区边缘向内3cm范围内视为相对无菌区。

6. 污染物品(Infectant):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但已被微生物污染的物品。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操作前准备:

-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并定期消毒;

- 物品布局合理;

- 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以避免尘土飞扬;

- 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戴无菌衣和手套。

2. 操作中保持无菌:

- 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保持手臂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避免跨越无菌区;

- 使用无菌持物钳取用物品;

- 无菌物品一旦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

- 同一套无菌器械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 若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3. 无菌物品保管:

- 无菌物品应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 无菌物品不应暴露在空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容器中,并标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按失效期顺序排放;

- 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和保存状况;

- 若无菌包未被污染,一般保存期限为7天,过期或受潮则需重新灭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