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充生平

2025-02-12 14:49:0911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何充早年在王敦幕下任职,曾任大将军掾和主簿,以直言不讳闻名。一次,王敦夸赞王含在庐江郡的政绩,何充却反驳说自己的见解与王敦不同,因此被贬为东海王文学。平定王敦之乱后,何充晋升为中书侍郎。太宁三年,晋成帝即位,他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咸和年间,面对苏峻之乱,何充积极参与平叛,并因功封都乡侯,成为散骑常侍。他曾在东阳和会稽担任太守,且注重地方治理,如推荐虞喜并提拔谢奉、魏顗等人。

在王导和庾亮的举荐下,何充以丹杨尹身份加授吏部尚书,晋封冠军将军,并成为会稽王师。王导去世后,何充转任护军将军,与庾冰共同执掌尚书事。咸康八年,晋成帝病重,庾冰建议立年长君主,何充坚持皇位应父子相传,但最终未被采纳。何充成为顾命大臣之一,晋康帝即位后,他改任骠骑将军,出镇京口。建元元年,庾冰出镇武昌,何充被召回辅政,建议立皇太子司马聃为帝。康帝去世后,何充依遗诏立司马聃为穆帝,遭庾冰、庾翼忌恨。

穆帝即位后,何充独揽朝政,推荐褚裒参与录尚书,但后者拒绝。何充认为桓温适合接替庾翼在荆州的职务,尽管有人担忧,但最终顺利实施。何充评价桓温与褚裒的能力,表明自己在辅政中的角色减轻。永和二年,何充逝世,享年五十五岁,被追赠司空,谥号文穆。因其无子,侄儿何放继嗣。

扩展资料

何充(292年-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今属安徽霍山)人。晋朝重臣。官至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封都乡侯。在晋康帝和晋穆帝时辅政。曾与庾氏分别在让晋康帝和晋穆帝继位时有分歧,何充坚持父死子继,而庾氏则名托立年长君主以抗衡北方外族政权,实际是想保持庾氏与皇室的血缘亲近。何充亦提出让桓温代替庾氏家族镇守荆州,是谯国桓氏在东晋堀起的重要起点。永和二年(346年)卒,赠司空,谥曰文穆。何充美容英姿,善能文章,作有文集五卷(《唐书经籍志》、《隋书志》作四卷)传于世。亦有同名人物。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