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理论的涵义

2025-02-14 17:32:377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外部效应,也被称为外溢作用,是指经济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未在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得到反映。这种现象超越了市场交易的直接范围,即通常人们自愿以货币交换商品或服务的场合。

在经济学的视野中,市场交易的核心是市场机制的运作,参与者通过自愿交易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实际的市场互动往往超越了交易本身,如保罗·萨缪尔森,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指出:“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对市场外的个人施加的成本或收益。”这意味着,在追求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学理论中,外部效应的存在揭示了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对交易主体的效率有所欠缺。

外部效应理论进一步阐述,当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因素受他人控制时,外部效应便产生。这表明,在经济活动中,一个人的行为或资源使用可能影响他人的利益或福利,但他们之间缺乏直接的交换机制来协调这些影响。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市场并非总是完美协调所有利益关系的工具,需要考虑如何弥补或调节这些未被计入的外部影响。

扩展资料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