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释义及典故

2025-02-27 04:17:2711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铄,这个汉字源自形声结构,其部首为"金",象征着金属,而"乐声"则暗示着熔化的过程。最初,它的基本含义是熔化,如同《说文》所描述的"铄,销金也",即指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在古代诗词中,如《楚辞·招魂》中的"流金铄石些",也形象地描绘了酷暑中金属熔化的场景。

铄字除了表示金属的熔化,还有销毁和削弱的含义。在《庄子·胠箧》中,"彼人含其明,则天下铄矣",这里的铄指的是毁坏、削弱。战国策文中提到的"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则暗指在政治博弈中,一个国家的势力会因他国的侵夺而削弱。

在某些情况下,铄也表示渗入或渗透,如《孟子·告子上》中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意味着这些美德并非外在强加,而是内在固有的。此外,铄还有毁谤的意思,如"铄金毁骨",用来比喻过度的毁谤可以使人难以生存。

在形体上,铄也有明亮、光明的含义。在魏·何晏的《景福殿赋》中,"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形象地描绘了华表的光彩夺目。同时,铄还象征着美好的样子和光辉美盛的状态。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