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是什么?
最佳答案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1926年玻恩提出了几率波的概念: 在数学上,用一函数表示描写粒子的波,这个函数叫波函数。波函数在空间中某一点的强度(振幅绝对值的平方)和在该点找到粒子的几率成正比。既描写粒子的波叫几率波。
描写粒子波动性的几率波是一种统计结果,即许多电子同一实验或一个电子在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几率波的概念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起来。微观客体的粒子性反映微观客体具有质量,电荷等属性。而微观客体的波动性,也只反映了波动性最本质的东西:波的叠加性(相干性)。
描述经典粒子:坐标、动量,其他力学量随之确定;
描述微观粒子:波函数,各力学的可能值以一定几率出现。
设波函数描写粒子的状态,波的强度,则在时刻t、在坐标x到x+dx、y到y+dy、z到z+dz的无穷小区域内找到粒子的几率表示为 , 应正比于体积 和强度
归一化条件:在整个空间找到粒子的几率为1。
归一化常数可由归一化条件确定
重新定义波函数,
叫归一化的波函数。
在时刻t、在坐标 (x,y,z)点附近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称为几率密度,用表示,则
归一化的波函数还有一不确定的相因子 ;
只有 有限时才能归一化为1。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