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5-03-13 15:10:06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宋·苏轼在东坡夜饮,醉后复醒,归来的时刻似乎已至深夜。家中的童仆已经沉睡,鼾声如雷。敲门无人应答,于是我倚着藜杖,聆听江水的声音。

我常感此身不属于自我,不知何时能忘却那些纷扰的世俗之事?夜深风静,江面波澜不起。从此乘坐小舟,随波逐流,让余生在江海之间寄托。

【注释】东坡:位于今湖北黄冈东,是苏轼在黄州期间,友人马正卿帮助他开垦的游憩之地,他在此筑有雪堂五间,自号“东坡居士”。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靠近长江,因此能够听到长江的波涛声。营营:忙于周旋,指为功名利禄而奔波。夜阑:夜晚结束。縠(hú)纹:形容水波的细纹。縠,指细纱。

【大意】在东坡的寓所,夜深人静时饮酒,醉后又醒,归来的时间似乎已经是深夜。家中的小童已经沉沉睡去,鼾声如雷鸣。敲门却无人应答,我只好倚着藜杖,聆听江水的声音。我常感这个身体不属于我自己,不知何时能忘记那些为功名利禄而忙碌的日子?趁着这夜深风静,江面波澜不惊,我愿乘坐小舟从此消逝,让余生在江河湖海之间度过。

赏析上片写对人生的感慨。“长恨此身非我有”两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感慨。词人感叹身体不属于自己,暗指人生受到外界束缚,无法自由追求内心所想。这种感慨在苏轼的词中多次出现,体现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

“何时忘却营营”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烦恼。词人提问何时能忘记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的日子,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下片写对未来的期许。“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词人希望乘坐小舟,随波逐流,让余生在江海之间寄托,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词通过描绘夜饮、归家、听江声等生活琐事,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