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的来历和风俗

2025-03-17 19:10:2511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舞龙的起源

相传很久以前,苕溪岸边的荷花村前有一个荷花池,池中长满了荷花。一天,荷花池中化出一条蛟龙飞上了天空,荷花呼喊着追寻,但蛟龙已经消失无踪。自此,苕溪两岸每逢干旱,小龙便会下来散云播雨。为了感谢这条小龙,当地百姓用荷花池中的荷花制作了一条花龙,由于花瓣不足一千片,故名百叶龙。每年春节,人们便会舞动百叶龙以示庆祝。

2、舞龙的风俗习惯

舞龙的“龙”通常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当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接上龙头龙尾,并进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盖着绘有龙鳞的巨大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持竿掌控,首尾相距约十数丈长。龙前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并在舞动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引发龙身的游走飞动。舞龙在鞭炮声中正式开始,巨龙或盘旋、或翻滚,行进中充满喜庆气氛。

3、舞龙的技术要素与场地要求

舞龙的技术要素包括形(姿势)、技(配合)、法(方法)、情(情感表达)四大要素。其中“形”涵盖圆、连、顺、灵四种形态;“技”涉及人与龙体、龙珠与龙体的配合以及音乐与龙体的同步;“法”包括舞法、步法、握法、鼓乐法;“情”则是舞龙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民间舞龙活动通常在露天广场或舞台上进行,而竞赛活动则需在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平整场地上进行。要求场地地面平整、清洁,场地边线宽5厘米,边线内沿以内为比赛场地,边线外至少应有1米宽的无障碍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