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2025-03-18 15:31:1911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今天,我们有幸在教室参与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天和核心舱的主要结构,包括居住区、卫生区和太空厨房。她还向我们介绍了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企鹅服”等运动装置的用法,并强调了太空中锻炼的重要性,以保持身体健康,因为在太空中几乎不存在重力,微重力环境会导致血液上涌、骨骼疏松、肌肉萎缩。

随后,是激动人心的太空实验环节。三位老师演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浮力实验、泡腾片实验等,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水球成像实验。王亚平老师制作了一个水膜,并向其中缓缓注水,形成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老师又向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将脸靠近水球时,水球里竟然呈现了一正一反两个像。老师解释了这一现象,水球被气泡分割成两部分,分别成像,这是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

课程最后,王亚平老师对青少年寄予了厚望,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她所说,“我们是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希望我们的梦想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绽放”。

《天宫课堂》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太空授课,三位宇航员将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互动的方式,王亚平、翟志刚和叶光富向我们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环境,并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如细胞学实验、液体表面张力试验等。这些实验现象直接、直观,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宇航员在无重力状态下的活动。

王亚平老师表示,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是学生,她期待能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宇宙的浩瀚、神奇、复杂多变,蕴含着许多待解的奥秘。中国航天人正在将这些神话变为现实,使我们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多中国印记。期待在即将到来的除夕之夜,我们能第一时间听到航天员们来自太空的祝福。

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将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更新、更大的“航天梦”。最终,在星空中留下精彩的一笔,让中国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印记。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