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词牌格律
最佳答案
词牌《临江仙》,源自唐教坊曲,为双调小令,用作词调。其别名有《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中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亦作《临江仙》。《乐章集》将其归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则置于“高平调”。此词以五十八字为标准,上下片各三平韵,存有三格,第三格额外增二字。柳永更将其发展为慢曲,共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临江仙》总计六十字,影响深远,杨慎所著《三国演义》主题曲即为此词。后被采纳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临江仙》起源的说法各异。任二北根据敦煌词中“岸阔临江底见沙”一句,推断其意与临江相关;明董逢元在《唐词纪》中指出此调多以水边美人、江妃为主题,因此得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一中则提到,唐词多因题而作,所赋《临江仙》多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临江仙》除了以上别名,还具有固定的格律形式。首句平仄交替,以平起句开始,继而为仄起句,之后平仄交替,重复三次,形成固定的韵脚结构。
《临江仙》的格律如下:⊙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这种格律严谨、韵律和谐的结构,使得《临江仙》在词曲创作中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扩展资料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由晁冲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怀旧相思之作。开头回忆往昔的欢娱,年年尽欢,多少恩爱。“别来”句突作陡转,“不寄一行书”与“多少欢娱”,今日寂寞昔日欢聚俱到眼前。“寻常”二句则以主人公的视角,将薄情者的心态揭示无余。接着又转写主人公的痴迷:今夜安排好梦,去寻他游踪。但自己心里又十分清楚:此种相思,并无指望,就如同明明知道春归去,你还管得了花儿落否!此词写闺妇对薄情郎的思恋、幽怨,语言朴实,将沉痛的思念寄托在平淡的词句中,别致新颖,独树一帜。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