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忆王孙词牌为何由“萋萋芳草忆王孙”而来?
最佳答案
忆王孙,又名《念王孙》,乃词牌之一,源自李重元的创制,取其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的末三个字作为调名。据清人毛先舒在《填词解》中提及,《北里志》记载天水光远在杨菜儿室的题诗中有"萋萋芳草忆王孙"这一句,表明这首词可能源于秦代,秦观后来采用并广为流传。宋元时期,众多词人如秦观、谢克家、吕渭老、陆游等,都曾以此调创作词作,各有各的别名,如《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娥眉》、《阑干万里心》等。
单调版本的《忆王孙》,五句共计三十一字,且每句押平声韵,其中唐孙棨在《北里志》中提到的那句诗,被秦观直接融入其词中,从而成为此词牌的由来。此外,还有双调版本,字数为五十四字,采用仄韵,可见于《复雅歌词》。《词谱》卷二对此曲牌有详细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北曲仙吕宫中还有一种名为《一半儿》的曲牌,与《忆王孙》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末句由七字变为九字,并重复出现"一半儿"这三个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