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设计

2025-02-04 18:14:1912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大家知道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案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来看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兴趣地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下雨图,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旅行。

 2.过渡: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你们数清了吗?

 (2)过渡: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吗?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引导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2.指导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过渡: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组织学生自由读二至四自然段。

 (2)出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并适时评价。

 (3)组织同桌分角色读。

 (4)组织男、女生分角色读。

 3.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雨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感受。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给那里带去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你写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服务。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