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幼儿园大班体育课教案《跳绳》含反思
最佳答案
教材分析
跳绳,作为我国民间的体育项目,深受青少年儿童喜爱,对提升体质效果显著。它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发育,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性、弹跳力和耐力等素质,因此被安排为初二校本课程,旨在传承和发展我国民间体育。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对跳绳有着浓厚的兴趣,掌握正摇跳、双脚跳、单脚跳和交叉跳等基本技术动作。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跳绳的锻炼价值,积极参与锻炼。
2. 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肢和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不惧失败的精神,以及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法包括讲解示范、启发引导、鼓励表扬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寻找发展自身素质的教学方法。
“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管理、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演示,提供展示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尝试单人跳绳的不同玩法,而难点在于掌握快速跳绳中的最佳绳间节奏。
教学过程
(一) 准备部分:6-8分钟
1. 课堂常规:1-2分钟
2. 慢跑:2-3分钟
3. 徒手操:2-3分钟
(二) 基本部分:27-30分钟,熟练运用跳绳
1. 原地的单人双脚跳绳:5-6分钟
2. 单脚跳绳:6-7分钟
3. 尝试交叉跳绳:10-12分钟
(三) 结束部分:4-5分钟,体验收获
主要教会学生放松身体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结束课程,同时进行师生互评。
(四) 效果预计
学生能积极参与练习,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活跃,师生情感融洽。学生学会单人跳绳2-3种玩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锻炼。快速跳绳学习能激发学生热情,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预计练习密度40%-50%,平均心率120-140次/分。
自评
采用传授、学生创新、反复练习和分组比赛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采用激趣法和鼓励法,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练习中,基础好的学生快速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并让部分学生教不会的同学。教师给予学生进步的及时表扬。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学习了跳绳,包括基本花样跳绳。在教学中,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以“跳绳游戏”形式分组比赛,将学习过的多种跳绳方法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情感,体育实践能力得到发展,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分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评价方式为教师积极评价,激发学生自豪感和愉悦情感。分组练习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培养主动参与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以及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的做法,使师生共享教学乐趣。
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将作为宝贵资源,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吸取经验教训,通过不断反思与总结,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