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5-02-26 18:40:1910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送别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回忆春节过后,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分别的情景,感受离别之情。

(二)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解诗题,读诗文,了解内容,读出韵味。

- 明确诗意,填写表格。

- 感悟诗情,体会依依不舍之情,想象表达。

(三) 阅读概览

- 回顾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其他四首古诗。

- 汇报交流,了解不同送别方式和景象。

- 讨论送别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读出情感。

(四) 结课

- 收集与“送别”相关的诗或词,进一步学习。

- 唱《送别》曲,感受送别之情。

送别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了解送别诗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教学重点:送别诗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步骤:

(一) 按内容分类鉴赏

- 分为凄清感伤之别、清新乐观之别、渗透身世际遇之别三类。

- 每组选择相关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二) 总结

- 回顾各组鉴赏内容,强调送别诗情感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教学后记: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将知识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送别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了解送别诗的不同情感,深入感受诗歌韵律。

教学重点:送别诗的情感解析。

教学步骤:

(一) 分类鉴赏

- 分类为凄清感伤之别、清新乐观之别、渗透身世际遇之别。

- 每组选择相关诗歌进行深入分析。

(二) 总结与反思

- 回顾鉴赏过程,强调送别诗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品味送别诗。

教学后记:注重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结合知识性和文学性进行教学。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