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莱阳一中发展历程
最佳答案
莱阳一中发展历史起始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公学设在蓬莱县,1939年并入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1940年,胶东公学复学,校址设在蓬莱县前吴家一带,1941年增设高中一班,并与胶东女子中学合并。1942年,李芸生调任胶东公学校长,学校增设高中部,同时与胶东女子中学合并。
1943年,胶东公学扩大规模,招生1200人,并于12月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1944年,海阳中学并入胶东公学。1945年,胶东公学撤销,部分干部教职工筹办莱阳中学,7月莱阳中学成立。1945年9月,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恢复胶东公学。1945年11月,姜守迁任胶东公学校长,王本贤为副校长,校址设莱阳中学驻地,莱东县南务村。
1946年,胶东公学移设烟台市,并将东山中学、烟台师范合入,农村部分为胶公分校。1947年,胶东公学、一中、二中部分干部师生转移到乳山成立烟台联合中学。1948年,依照《山东省政府关于恢复教育工作的指示》,胶东区行政公署在莱东县鹤山后村建立胶东中学,并在莱阳城设分班。1949年,胶东中学本部由鹤山后村迁到莱阳城与分班合并,校址在大寺街宋荔裳故居。1950年,胶东中学更名为山东省立莱阳中学。
1952年,改称山东省莱阳第一中学,并在莱阳城北亭山南麓兴建新校舍。1953年7月,学校由城内旧址迁至城北亭山新址,共占地200亩。1954年,新建了理化实验室、图书馆和阅览室。1957年,学校发展到30个教学班,共有1474名在校学生,教职工80人。
1960年,学校被烟台专署定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1961年又被烟台专署定为专区重点中学和山东省十年一贯制试点学校。1962年,被省政府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未招生,原有在校学生1500人。1969年,学校将原有教职工及教学仪器、图书等分出两份,分办柏林庄高中和冯格庄高中,一中改称莱阳县中学,并自本年起停办初中部。
1977年,学校恢复山东省莱阳第一中学名称。1978年,学校在校学生1350人,教职工102人。校舍建筑面积为10232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964册,教学仪器总价值17550元,勤工俭学总收入12069元,国家年拨教育经费203800元。1979年,学校大礼堂落成。从1981年暑期招生开始,学制改为三年。
1985年,学校共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20人,教职工172人。图书馆藏书50311册,各种教学实验仪器2944件,国拨年教育经费52.5万元,学校占地182亩,校舍建筑面积16983平方米,校办工厂年产值3.6万元,勤工俭学年收入5.55万元。1986年,学校共有28个班,34级新生入学,六个重点班,两个普通班,33级六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32级五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一个基础班,另有一文三理共计四个文化补习班。
自1986年起,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新生开展军训教育。1987年,学校有教学班24个,共有学生1577人,教职工187人,其中,教师本科学历43人,专科学历53人,中师学历8人,50岁以上16人,35—49岁36人,35岁以下50人。
1988年12月9日学校召开庆祝建校50周年大会,1700多名师生参加,市委副书记任顺堂同志到校祝贺并作重要讲话,会前召开了在莱阳市工作的“老校友座谈会”。1992年,学校占地181.5亩,共有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1847人,教职工247人,图书馆藏书54900册,各种教学实验仪器价值24万元。国拨教育经费107万元,学校占地181.5亩,校舍建筑面积24714.8平方米。
同年,在市委、市政府及教委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市人民集资校改,新建教学楼、图书楼、男、女生宿舍楼、教职工宿舍楼和学生食堂餐厅各一幢,还扩建了理化实验楼,另外,改建了体育场,硬化了校园路面,校舍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从而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使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省校舍改造评估验收中,学校获得全省总分第一名。1993年,学校被评为烟台市级规范化学校。1994年,学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1995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1996年,学校被评为烟台市明星学校,同年,学校承办了烟台市“三爱”教育现场会,会议重点推广了该校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的经验。
1997年,学校建成了体育馆,安装了校长办公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和音像备课中心。同年,学校被确定为烟台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推荐学校。1998年,学校承办了烟台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并被评为烟台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该校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烟台市首批面向全国开放的名校。
2000年,学校承办了烟台市重点高中教学工作现场会,会议重点推广了该校改进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创新优生培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2001年,学校当选为山东省高级中学协会理事单位。同年,该校被批准为山东省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国家“十五”德育重点课题研究实验学校。2002—2004年,该校按照84个教学班的规划,新建学生伙房餐厅一幢、学生公寓楼两幢、教学楼两幢、教师住宅楼三幢,新建校舍面积45000平方米,从而,保证了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2004年,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接受外国学生学校。学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5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9人,中级教师10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22人,烟台市级优秀教师54人。自1978年以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创建全国重点高中为目标,以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两个任务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性地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成人成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形成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的教学体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学生合作教育模式和优生培养模式,形成了既能保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又能保证优生培养质量的教育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其中,“班教导会制度”、“三定五统一单元超周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和“导师制度”等,被誉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4把“金钥匙”,一直受到省、地、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
扩展资料
莱阳市第一中学是山东省重点高中、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高中协会常务理事学校、烟台市明星学校、首批面向全国开放的学校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推荐学校、国家级德育重点课题和省级教改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校区面积111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2000平方米。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