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也行用文言文答案
最佳答案
1. 文言文翻译 谢谢
这样行吗?输入不开了,不输入原文可不可以?《新唐书•崔光远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复为京兆尹,遣到渭北募侨民 募:招募B.自是,贼常避其锋 避:避开C.魏城经袁知泰、能元皓等完筑,牢甚 牢:坚固D.帝诏监军按其罪,以忧卒 按:按照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崔光远“为国效力”的一组是 ( )(3分)①光远乃募官摄府、县,谁何官阙 ②使人奔呼曰:“尹巡门!” ③使百骑彀满狙其前,命骁士合噪 ④光远信之,斩处崟 ⑤夜溃围出,奔京师 ⑥光远至,遣官喻降之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担任唐安令的时候,崔光远凭借和杨国忠的关系被重用,此后皇帝却因安禄山叛乱出逃,京城局势随之而失控,连官府仓库也被劫掠。
B.崔光远身处乱世却能忍辱负重,他骗取了安禄山的信任,得以镇守京城,可大好的局势却因同罗背主投贼而葬送,这让崔光远很被动。C.崔光远镇守魏州之时,派出了善战的李处崟抵御贼兵,却因郭子仪心怀旧怨拒绝援助而失利,他又被贼兵的欺诈所惑,做出错误决定。
D.被认为是勇敢果断的崔光远也会居功自傲,沉迷享乐而荒废军务,导致韦伦战败。皇帝因为他的碌碌无为而非常愤怒,把他召回京城。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光远刺知之,率兵夜趋其所(3分)译文:(2)初,郭子仪与贼战汲郡,光远裁率汴师千人援之,不甚力。
(3分)译文:(3)然不能禁士卒剽掠士女,至断腕取金者,夷杀数千人。(4分)译文:文言文参考译文:崔光远,世系出自博陵,后来迁徙到灵昌。
为人勇敢果断任性,身高六尺,瞳子黑白分明。开元末年,任唐安令,他与杨国忠友好,几次升任为京兆少尹,担任吐蕃吊祭使,出使回来,正值玄宗西行,下诏留崔光远担任京兆尹、西京留守。
皇上出行以后,京都大乱,有人放火烧了左藏大盈库,人们争着拉车装载财宝,甚至有人乘驴进入宫殿。崔光远便招募官吏代理府、县的长官,稽查盘问进出宫门的人,斩杀了十多人,京城才安定下来。
于是私自派他的子向东去见安禄山,而安禄山先已委任张休为京兆尹,因此追回张休,授任崔光远原来的官职。不久同罗背叛安禄山,带了马厩里的二千匹马出逃,贼将孙孝哲、安神威不能招回他们,安神威担忧而死,官吏们惊慌而逃,狱中囚徒都逃散了。
崔光远以为贼将要逃走,派人把守安神威、豫孝哲等人宅第,斩杀壮士二人。孙孝哲快马报告安禄山,崔光远恐惧,与长安令苏震出了开远门,派人奔呼道:“京兆尹巡视城门!”守门士兵备办器具仪仗迎接、拜谒,崔光远到来后,将他们都斩杀了,招募到一百多人,便奔赴灵武。
肃宗嘉奖他,升任他为御史大夫,又任京兆尹,派遣他到渭北招募侨居在那里的移民。正值贼党抢掠泾阳,在佛寺中休息,杀牛饮酒狂呼。
崔光远刺探得知情况,率兵夜里赶到他们所在的地方,派一百骑兵拉开弓弦阻截在前,命令勇士们一起呐喊。贼人大醉,不能作战,斩杀贼兵二千,得到一千匹马,俘虏一个酋长献上。
从此,贼人常避开他的兵锋。崔光远随从皇帝回到京城,改任礼部尚书、邺国公,封实户三百。
乾元元年,崔光远由汴州刺史取代萧华任魏州节度使。当初,郭子仪与贼人在汲郡交战,崔光远仅率领汴兵一千人去援助,很不得力。
到他镇守魏州时,派将军李处崟抵御贼兵,郭子仪不援救,交战不胜,李处崟率军逃回,贼兵便靠近城下欺诈着呼喊:“李处崟喊我们来却不出来接应,为什么呢?”崔光远相信了贼兵的话,斩杀了李处崟。李处崟善于作战,众人依仗他作为靠山,等到他死了,人们更感到危急。
魏州城经过袁知泰、能元皓等修筑,十分牢固,崔光远不能坚守,夜晚突围冲出,逃奔到京城。皇帝赦免了他的罪责,授任太子少保。
正值襄州将领康楚元、强嘉延反叛,攻陷荆、襄各州,便授任崔光远持节荆、襄招封,充山南东道兵马都使。又升任凤翔尹。
原先,岐、陇贼人郭愔等抢掠州县,设立五座城堡,崔光远到来,派官员晓喻招降了他们。随后他沉迷於饮酒而不亲自处理政事,郭愔等暗中约定党羽以及奴剌、突厥,在秦、陇打败韦伦,杀掉监军使。
皇帝气愤崔光远没有成绩,召回他。又任他为剑南节度使。
正值段子璋在东川反叛,崔光远追击攻伐平定了叛乱。但不能禁止士兵们抢劫男女的财物,甚至有人砍断男女手腕夺取金镯,杀戮了数千人。
皇帝下诏监军使考查他的罪行,崔光远因此忧虑而死。4.D (按:审查)5.B (②叙述的是崔光远因恐惧而出逃;④叙述的是崔光远未能明辨是非,错杀良将;⑤叙述的是崔光远弃城突围。)
6.B (同罗“背主''投奔的不是“贼”,而是唐;而且,无法依据原文判断出崔光远是否真的“忍辱负重”、骗取安禄山的信任”。)7.(1)崔光远刺探得知情况,率兵连夜赶到他们所在的地方。
(3分,句子大意1分,“刺”“趋”各1分。)(2)当初,郭子仪与贼人在汲郡交战,崔光远仅率领汴兵一千人援助,很不得力。
(3分,“战汲郡”“裁”“力”各1分。)(3)但不能禁止士卒抢劫士女,甚至有人砍断士女手腕夺取金镯,杀戮了数千人。
(4。
2. 七上七下八上八下语文所有古文(文言文),光要题目也行,谢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童趣(沈复)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20、*山市(蒲松龄)第五单元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第六单元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伤仲永(王安石)第二单元10、木兰诗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 游山西村(陆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马说(韩愈)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柳宗元)27、岳阳楼记(范仲淹)28、醉翁亭记(欧阳修)29、满井游记(袁宏道)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3. 求20首简短的古诗,难背的也行,但一定要简短的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 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昔者仲民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②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③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④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⑤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是什么?这里的“小康”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小康”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以前,孔子有次作为礼宾参加蜡祭。祭事结束后,他到城门观台上游览,不禁感叹起来。
②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几位英明人物在位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那时的情景古书上还记载了一些。
③君主世袭成为制度,修筑城郭沟池以加强防御。制定礼义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用以端正君臣之分,加强父子感情,促进兄弟和睦,使夫妇关系和顺,用以设立各种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地的疆界,使勇力和智力得到尊重,使个人建立的功劳属于自己。
④他们用礼来显示正义,考验信实,指明错误,确立仁让典范,给人们指示永远遵循的原则。
⑤如果有人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使他有权有势,也要把他罢免,使人们都知道他是危害社会的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