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怎么读

2025-03-13 16:32:3811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挞的读音是tà。

挞,读tà,指的是用鞭棍等打人。引申为攻打,拍打。如: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作》组词:鞭挞、挞贱、挞笞、大加挞伐、笞挞、挞定、佻挞、蛋挞、挞楚、剔剔挞挞、觥挞、辣挞、戮挞、言词挞伐、批挞、榜挞、捶挞、挞末、挞馃、挞罚、挞责、箠挞。

汉字,是用于书写汉语普通话及方言的文字,也可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韩语等语言。是中国的唯一官方文字,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之一,目前确切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的甲骨文。在日本语中与平假名、片假名混合使用。

汉字也曾经是李氏朝鲜的官方文字之一(15世纪朝鲜世宗发明谚文,亦称朝鲜文/韩文),目前韩国只在需要汉字标记以避免词义不明的情况下使用,朝鲜则全部采用谚文拼写。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由汉族发明并改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国商朝甲骨文、玛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历史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汉字发展至汉朝隶书时被取名为“汉字”。汉字的演变过程是:史前符号,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草书,行书。

拓展资料如下:

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

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初期形成相当规模的文字体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