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挟尸要价争议
最佳答案
2024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选中,新闻照片《挟尸要价》荣获记录类银奖,引发了公众的热议。这张照片源于湖北荆州大学生英勇救人的悲剧,打捞公司却对遗体漫天要价。尽管舆论普遍谴责这种行为,但照片获奖还是引发了争议。照片中,水中是英勇牺牲的青年,船上是讨价还价的打捞者,有人质疑这种展示英雄遗体的方式对逝者尊严的侵犯。
尽管《挟尸要价》已多次获奖,包括金镜头比赛、中国新闻摄影大赛等,作者张轶对此也感到意外。照片尽管争议巨大,但它揭示了社会问题,触动人心。人们纠结于照片获奖是否过于“冷血”,实际上,艺术在呈现社会现实时难以兼顾所有人的感受。艺术作品以揭示丑恶来警醒社会,这是否意味着它不应获奖,或者艺术必须超越普通观者的感受,有待深思。
李玉泉质疑照片的真实性,但经过调查,照片的评委们在评审前已确保了图片的准确性和拍摄过程。《挟尸要价》的争议焦点在于媒体解读的偏差,如打捞者的身份、要价行为的真实性等。尽管存在争议,但照片所揭示的人性缺失和问题,使它成为社会现象的缩影,引发了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入讨论。
尽管有人质疑作者身份,但张轶的真实身份已经确认。这张照片的发布和获奖,虽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它在揭示社会问题方面具有价值。最终,我们如何理解和评价这样的作品,可能取决于我们对艺术和真实性的理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扩展资料
《挟尸要价》是由《华商报》首发,《江汉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摄。照片素材来源于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的事情。2024年,《挟尸要价》夺得了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而照片的获奖,引来一片质疑之声。8月23日上午,人民摄影“金镜头”评委会针对《挟尸要价》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调查结论认为,《挟尸要价》的新闻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