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蝃蝀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最佳答案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蝃蝀"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首先,它常被用作虹的别称。在《诗经·鄘风》中,有这样一句:“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毛传解释道:“蝃蝀,虹也。”这表明,古人对虹的认识并不陌生,将其形象地称为“蝃蝀”。
除了作为虹的别称外,“蝃蝀”还被赋予了其他含义。例如,在《晋书·隐逸传·夏统》中,它被用来借指某种不好的现象。文中提到:“昔淫乱之俗兴,卫文公为之悲惋;蝃蝀之气见,君子尚不敢指。”这里,“蝃蝀之气见”暗示了某种令人不安的现象。
在文学创作中,“蝃蝀”也常被用来形容桥梁。前蜀诗人贯休在《夜对雪寄杜使君》中有这样的诗句:“桥高银蝃蝀,峯峻玉浮图。”这句诗描绘了一座高桥横跨天空的壮丽景象。同样地,元代诗人乔吉在《水仙子·吴江垂虹桥》中也写道:“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蝃蝀。”
此外,“蝃蝀”还被用来比喻人的才气。杨树达在其著作《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虹》中提到:“带孳乳为蝃,蝃蝀,虹也……虹形横而长似带也。”从这可以看出,“蝃蝀”不仅是指虹的形态,还象征着才气横溢之人。
总的来说,“蝃蝀”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无论是自然现象、建筑还是人的才情,都能在其中找到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