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江城子》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2025-02-19 21:11:1610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顽石点头

[智者] 江城子·密州出猎(1)——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

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岗(6)。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8)射虎,看孙郎(9)。

酒酣胸胆尚开张(10),鬓微霜(11),又何妨!

持节云中(12),何日遣冯唐(13)?

会挽雕弓如满月(14),西北望,射天狼(15)。

[注释](1)出猎:到郊外打猎。

(2)这句说:我老头子也要学学年轻人的狂态。

(3)黄:黄狗,猎狗。

(4)擎:托着,让鹰歇在臂膀上。苍:苍鹰,打猎时用来追捉鸟兽的。

(5)锦帽貂裘:古代骑兵的服装。

(6)骑(ji 去声):骑马的。平岗:平坦的山岗。这句说:山地里布满了马队。

(7)太守:汉代州郡行政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宋时的知州。这句说: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跟着太守来看打猎。

(8)亲:亲手。

(9)孙郎:孙权。

(10)酒酣:酒喝得很畅快。胸胆尚开张:胆气还是很壮。

(11)鬓:额角边的头发。这句说:头发有些花白了。

(12)节:古代皇帝派遣的使臣携带的凭证。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13)冯唐:汉文帝时候的一个老年的郎官。当时云中太守魏尚防御匈奴的功劳很大,因为小过受到重罚,冯唐向汉文帝直言劝说,汉文帝便派他去赦免魏尚,复任云中太守。这一行借魏尚比方自己:什么时候才派我到边防前线去担当任务呢?

(14)会:将要。雕弓:雕饰过的弓。这句说:要把弓拉足,象满月一样圆。

(15)天狼:天狼星,古代借它来比方进犯的敌人,这里指的是西夏。

[赏析]作者生活的年代,宋朝主要的边患是辽和西夏。虽然订立过屈辱的和约,但军事上的威胁还是很严重。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射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充满了豪迈的气慨。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