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15条
最佳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确立了一项关键程序规定。根据此法条,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在下达决定后,应将批准信息抄送人民检察院。若人民检察院发现暂予监外执行存在不当之处,需在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将意见送至批准机关。批准机关接到意见后需立即对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针对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的司法解释,内容显示该条文进行了修订,延长了执行程序的期限。按照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法人间的执行申请期限为半年,个人间的则为一年。我国规定的执行期间相对短暂,且未设立中止、中断机制,这在实践中导致了被执行人可能利用拖延时间逃避强制执行,对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保护显得不足。尤其在一些债务履行需长时间的情况中,过短的执行期限不利于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影响双方达成和解。
因此,此次修改将执行期限延长至两年,并明确执行时效适用中止、中断规定。这样的调整旨在更有效地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同时也为债务人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履行时间,促进双方在法律框架内达成和解,增强执行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性。总体而言,这一修改旨在平衡各方利益,提高司法实践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