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
最佳答案
《文化苦旅》是由余秋雨先生所著,对许多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有着深刻记忆的作品。在翻阅的过程中,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中学时代,虽然书名还留在心中,但内容早已模糊。在再次阅读时,除了文学的韵味,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本充满文化感的旅行指南。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从文化的视角,让我们见证了山河、星空、大地的岁月。
首先,余秋雨先生用自叙的方式,以轻松的笔触,将我们向往探索世界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书中提到,在经历了无数书籍的阅读和灾难的洗礼后,他终于领悟到,文化的终极基准和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都源自于山河大地。他坚信,在山河间寻找出路,用短暂的生命去贴近这颗星球的每一寸土地,是唯一能实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的方式。
《文化苦旅》之所以被称为“旅行路书”,是因为它不仅在文字中传达了对山河大地的向往,更在读者心中点燃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书中特别提到了“都江堰”和“莫高窟”这两个中国古代最神奇的创作,它们分别代表着对水和土的创造,展示了中华历史上生命的力量。
在“都江堰”部分,余秋雨先生描绘了水的奇妙力量,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展现出气势滚滚、波涌浪叠的磅礴之势;看似无色无味,却能创造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的景象;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化为云雨、霞光。这段文字强调了人与水的关系,只有人领悟、顺应、听从了水,才能实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
“莫高窟”部分,余秋雨先生描述了唐代的欢乐和生命活力。整个画面充满了欢乐与生机,仿佛是天堂和人间的完美融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生动的表情,笔笔都有创造,没有重复与刻板。这一部分揭示了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人性容不得刻板,从而引出唐代的欢乐激发了长久的欢乐,人性与永恒的融合。莫高窟的文物被掠夺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使得莫高窟与这些文物一起,环绕整个地球,引发了我们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思考。
书中提到,旅程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浩渺的时空,更是一种观看人生的眼光和角度。余秋雨先生在书中分享了他的旅行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这些感受在旅途中混合,最终在山河大地中得到验证。旅行不仅带给我们脚下的路程,更给予我们内心的勇气与力量。
最后,书中还引用了余秋雨先生的话:“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彷徨。”这些话语引发了对人生艰难与复杂性的思考,提醒我们,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人性容不得刻板,人生的旅程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