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鱼养殖发展现状

2025-05-11 11:06:066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青竹鱼主要分布于广西南宁、崇左、百色、桂林等市,但在多数地区资源日益枯竭,河池市、崇左、桂林等地区尚可成批供应苗种。三大天然产卵场位于打狗河、小环江、刁江,年产苗量约2000万尾。

养殖业发展于20世纪中期,河池市河道网箱养鱼的兴起,有人尝试将捕捞的青竹鱼苗种放入草鱼箱中进行试养,虽然种苗起捕量小,发展缓慢,但随着青竹鱼幼苗鉴别技术的提高和产卵场的发现,20世纪末进入初期发展阶段。2000年后,对青竹鱼的认识普遍提高,养殖技术逐渐掌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种苗装捞和培育阶段,青竹鱼属多次产卵型鱼类,人工繁殖虽已成功,但因获苗量少,经济价值不大。生产上的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江河苗种,主要产卵场位于打狗河、小环江、刁江和布柳河。捞上的苗种规格在0.7~1.0cm,一部分自育,一部分销往广东、南宁等地,大部分销给当地及周边专业苗种生产户培育。一般培育到3~6cm再外销,6~12cm主要供应本地养殖户。

河池市从事青竹鱼苗种装捞的劳动力约3000~5000人,年人均捞苗收入800~5000元;苗种培育户有200户左右,最大户年生产青竹鱼鱼苗种20万尾,年纯收入15万元。大部分养殖户都取得了很好的收入。

成鱼养殖主要分布于宜州、都安、罗城、金城江区、环江等县市,主要集中在宜州市的怀远、拉浪、祥贝、洛西、庆远、流河等乡镇。养殖方式有河道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网箱养殖以怀远镇规模最大,网箱产量在800~1000kg,产值4.8~12.0万元之间,养殖成本12~16元/kg,纯利3.2~7.6万元/箱。流水养殖主要分布在宜州市洛西镇,多建于沟、渠边,投种量600~1000尾/池。

养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天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许多地方名优品种在一些河段出现灭绝现象。苗种外流量大,引发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资金短缺是制约青竹鱼养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资金积累有限,农业信贷金额太小。从业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养殖技术有待规范和提高。

扩展资料

青竹鱼,俗称倒刺鲅,主要分布在越南河及与越南山水相连的广西龙州县水口河、丽江河段。常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或山涧溪谷之中。为杂扁草食性鱼类,体色清绿,背部灰黑,喜食浮萍、蔬菜、嫩叶及人工配合饲料。青竹鱼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和养殖效益高等特点,而且肉质肥美、鲜嫩爽滑,是制作生鱼片、红烧鱼的上好原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