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大自流盆地简介
最佳答案
大自流盆地,即澳大利亚大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坐落在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的中央低地区北部约1/3区域,位于东部高地与西部高原之间。这个广袤的浅碟形凹陷盆地跨越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大利亚州,总面积达到17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澳大利亚国土总面积的1/5,且延伸至卡奔塔利亚湾南部,直至达令河上源和艾尔湖盆地。
盆地内地下分布着承压水层,主要由基岩不透水层、侏罗纪砂岩承压含水层和白垩纪页岩不透水层构成。东部的多雨地带,这些含水层形成受水区,地下水以每年11至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的少雨地区。自流盆地的名称来源于承压水通过钻井或天然泉眼自然涌出地面的现象,最早的人工钻井于1878年在新南威尔士州伯克附近完成,深度达44米,钻井深度因含水层不同而异,既有浅井也有深井,最深的井可达2000米以上。1970年前后,自流钻井数量众多,但到了70年代末有所减少,而半自流钻井则需要抽水机辅助。地下水的矿化度随着离东部受水区的远离而增加,对农业灌溉并不理想,但对畜牧业却有重大作用,尤其是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虽然地下水总量有限,全盆地年总涌流量仅为1.99亿立方米,但其对当地农田、牧场和居民点的供水至关重要。有些井的水温较高,需要经过降温处理才能使用。地下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的差距达到了2100米,日平均涌水量达到13亿升,通过明渠和塑料管道输送至各个区域。
扩展资料
大自流盆地(Great Artesian Basin)亦称“澳大利亚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在澳大利亚岩层上,覆盖着不透水层,东部多雨,形成受水区,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区。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展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形。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