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指什么?哪天开始入伏?

2025-07-23 21:39:3512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是中国在农历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

所谓“三伏天”,就是指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两个节气之间的日子,大约是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三伏天”一般持续30或40天,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暑气潜伏于地”。

一年中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在不同的年份为10或20天。初伏,也称头伏,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末伏,也称终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中伏,也称二伏,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