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红桥游记原文及翻译

2025-08-23 20:53:4812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王士祯红桥游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节选: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

译文:

出京镇守淮门,沿小秦淮折向北,陂岸起伏多姿态,竹木郁郁葱葱,清澈映衬。人家都以水为花园树石,溪塘幽偷来照映,尽力四季的美。拿小艇,沿着河向西北行,树林尽头,有桥仿佛,如彩虹垂挂在涧下喝;又如美人妆饰穿盛服,流照镜子中,所谓红桥的。游人登平山堂,数到法海寺,下船,陆路,必须从红桥下。

王士祯简介:

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至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其是清顺治十五年的进士,创立“神韵说”,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代表作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等。1711年6月26日,王士禛逝世。

王士禛出生在一个科甲蝉联、簪缨不绝、诗家辈出的大官僚世家。明朝天启礼部左侍郎文震孟说:“海内族姓之贵者,莫最于王氏。其望盖二十有二,咸以分封食采,而太原、琅琊尤著。若新城之王,固琅琊之裔也。自北海徙济南凡十世,跻巍科登仕者代不乏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