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朗诵的基本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最佳答案
朗读和朗诵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主要科目,学生的日常功课也离不开这两个内容,那么,朗诵的基本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一、朗读的定义
朗读其实是最广泛的一种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它的核心是读。只要是读文字,除了默读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以叫朗读。所以中国播音界泰斗张颂先生除了《中国播音学》这样的鸿篇巨制外,还写了一本小册子《朗读学》,其实可以看作是《中国播音学》的通俗版。
朗读是最基础最广泛的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很多高手都喜欢说自己是在读字,这不仅仅是谦虚,其实接近于事情的本质。反而是很多初级爱好者喜欢说自己是在练播音,其实不如踏实点,就说朗读吧。
二、朗诵的定义
朗读和朗诵只有一字之差,朗是一样的,读和诵不同。诵,从字面上理解,显然有唱的意思,比起读来,应该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这就是朗诵的本质。因此,朗诵,可以理解为语气和节奏感、音乐感更加强烈的朗读。所以,朗诵一般都是朗诵诗,有时候也会说朗诵散文,但我们很少说朗诵一篇小说。
另外,由于节奏感和音乐感更强,使朗诵更适合当众表演,所以,朗诵通常是有一定表演性的。比如前面说的朗诵散文,通常只有在当众表演的时候,才会说朗诵散文。平时读散文,都应称为朗读。
三、朗读和朗诵的区别
1)在字音的时值方面,朗读的时值在字音与字音之间的差距相对小,而朗诵的时值变化则要大的多。所以朗读的拖音相对短和用的少。
由此,因为时值或拖音的关系,朗读的字音处理上字尾延长音(一舟称字尾后音)的长度、拐度变化较小,而朗诵的字尾延长音的长度和拐度变化比较大。
2)朗读和朗诵的各种表达元素的运用上是不同的。
朗读表情达意几乎完全依靠字音组成的词、句、段、语群等语音流。气息、空白、节奏、语调、语气等,主要作为语音流的支撑而存在。而朗诵,则把这些元素,作为副语言而存在,它们是表情和表意思的重要手段。
除运用声音外,朗读和朗读都会有相应的辅助动作表情,既形体语言。不同的是,朗读的动作表情有转述者的特点,是随意的、生活化的,形体语言运用的数量少和动幅小,甚至没有形体语言。比如课堂朗读。朗诵的动作表情则是角色的表演性动作表情。是用来表意和表情的重要手段。(虽不同于戏剧的形体语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