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赵爽弦图

2025-10-11 06:07:0310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勾股定理赵爽弦图证明如下:

ABDE为正方形,其边长均为AB=BD=DE=AE=C,因此正方形ABDE的面积为c2。正方形ABDE的面积等于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中间方孔的面积,即S-ABDE=(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中间方孔的面积。S-ABDE等于2ab+b2-2ab+a2,简化后得S-ABDE=a2+b2。因此,a2+b2等于S-ABDE,而S-ABDE又等于c2,所以a2+b2=c2。在这个等式中,a称为勾,b称为股,c称为弦,因此中国称之为勾股定理(外国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赵爽的证明方法独具匠心,运用几何图形的截、割、拼、补来证明代数式之间的恒等关系,既具备严密性,又具备直观性。这种形式与数字相结合的独特风格,为中国古代数学树立了一个典范,也被后来的数学家所继承和发展。例如,刘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也采用了以形证数的方法,只是具体图形的分合移补略有不同。

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其中体现出来的“形数统一”的思想方法,具有科学创新的重大意义。这种思想方法正是数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正如吴文俊所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往往是紧密相联的。十七世纪笛卡儿解析几何的发明,正是中国这种传统思想与方法在几百年停顿后的重现与继续。

扩展资料

初等几何的著名定理之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上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正方形的面积,即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a和b,斜边长度为c,那么a^2+b^2=c^2。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勾和股,斜边为弦,故此定理称为勾股定理。此定理在中国古代和西方早已被发现。数学史上普遍认为最先证明这个定理的是毕达哥拉斯,所以很多数学书上把此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两千多年来,勾股定理由于应用的广泛性,吸引了历代众多的人,对它的证明已达数百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