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史文化
最佳答案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聚居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早在春秋以前,这片土地曾被称作“南蛮”或“荆蛮”,属于牂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后归属夜郎国。秦朝设立黔中郡,汉代改称武陵郡,其下辖的从江、黎平、锦屏、岑巩和镇远等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隋唐时期,黔东南隶属于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至元代则实行土司制度,归属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广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蛮安抚司。明代的“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使得黔东南进入发展新阶段,设置了镇远府、黎平府和新化府等,归贵州布政司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黔东南迎来新的历史篇章。1949年,设立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统辖多个县。195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州府设在凯里,州内的文物古迹如青龙洞、飞云崖、侗族鼓楼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此外,这里还有古生物化石群、新石器时期遗址,以及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展示了黔东南深厚的历史积淀。
黔东南的古建筑独具魅力,如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等,各具特色。镇远的天后宫、四官殿,以及黎平的南泉山寺等,虽经历风雨,仍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同时,这里山清水秀,革命文物丰富,如黎平会议会址、红七军军部旧址等,都是黔东南辉煌革命文化的重要见证。
州内还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以及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黄平旧州镇、黎平德凤镇和雷山西江镇。此外,黄平、麻江、剑河等地被誉为艺术之乡,如苗族歌舞、侗族鼓楼艺术、铜鼓文化等,这些艺术珍品不仅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个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220千米,南北长240千米。总面积30223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434.7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45.45万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