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作品赏析
最佳答案
文章开篇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一警句引入,与《行路难》的首篇手法不同,直接表达诗人内心深沉的感受。这首诗运用赋比结合的手法,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情感,对孟郊的“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有所启发,但李白的气魄无人能及,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般展现其宽广胸襟。与《蜀道难》直接描绘蜀道艰险不同,这首诗以青天形容大道,转折处“我独不得出”隐藏着丰富含义,引发读者对下文的兴趣。
接下来,诗中“羞逐”至“弹剑作歌”六句,详细描绘了诗人不愿与权贵交往的决心,他耻于像长安纨绔子弟那样争斗,更愿平等地与王侯交往。然而现实与理想相悖,他像冯谖一样在权贵面前感到屈辱,被社会嘲笑和忌妒。借用韩信、贾谊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的困境和不得志。
“君不见”六句,诗人怀念燕昭王时期的君臣和谐,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理想君臣关系的向往。燕昭王的尊贤重士与现实中唐玄宗的虚伪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对玄宗的失望在“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的感叹中流露无遗。
最后十二句,诗人以“行路难,归去来”总结上文,表达在朝廷排斥他的情况下,他的无奈和愤怒。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叹息,也是对未来的抗争,暗示他并未完全放弃东山再起的希望。
扩展资料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体诗。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像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