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爱莲说》教学设计

2025-03-30 21:11:2011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安排一课时。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如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屈原的“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姜夔的“一一风荷举”。这些都是对莲的喜爱和赞美。《爱莲说》赞美莲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周敦颐非常博学,人品很高,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他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来这里被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荷叶轻摇,鲜花颔首,馨香扑面。周敦颐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课文标题“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作者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这些问题等一会将要讨论。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注意正音。

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请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描写莲的品质: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课文中作者列出了莲花、菊花、牡丹三种花。菊花象征隐逸者,牡丹象征富贵者,莲花象征君子者。

陶渊明独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写牡丹是为了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莲花君子。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如:我爱梅花,因为它不畏霜雪,高洁不俗,有独特的风范,这正是傲岸不羁、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的革命者的象征。

背诵课文,并将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