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最佳答案
在“吨的认识”教学中,学生虽有“克”、“千克”的基础,对1吨概念理解却相对模糊。教材采用图片说明,教学过程较为抽象,缺乏直观体验。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1吨的重量,设计了“拎一拎”与“背一背”两个体验环节。
环节一:引入10千克色拉油,学生尝试拎起,感受重量,通过对比100桶色拉油,直观理解1吨的重量。
环节二:挑选几位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尝试背负,体验重量,再通过计算多少个25千克组合成1吨,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反思环节一与环节二,前者对力气小的学生体验不足,且与后者重量差异不大,体验效果有限。优化环节一,使用5千克的色拉油,增加不同瓶数体验,更能有效说明1吨重量。此调整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更好地融合两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拓展环节,通过计算150吨蓝鲸重量相当于多少个25千克同学的体重,既巩固新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上述教学反思与优化,旨在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直观理解1吨重量,增强学习兴趣与感性认知,同时融入环保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综合素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