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接受美学
最佳答案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
1、理论来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H.R.姚斯和W.伊泽尔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
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要求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胡同中引起来,把审美经验放在历史 -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
2、理论基础
反对历史客观主义。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理论先驱。30年代,波兰现象学美学家R.因加尔登在他的文学作品"解剖学"中已涉及到读者问题。他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虽应遵从作品预先确定的特征结构,但必须采取创造性的态度去使作品"具体化"。
3、实践情况
姚斯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是接受美学实践的开山著作。大致有接受的历史研究和接受实验分析两类实践方向。前者着重研究历史上对神话的接受及其演变。后者则多半说明接受分析可以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能将更多、更不相同的读者纳入讨论。
接受实验分析不像接受的历史研究,把自己基本上禁囿在文学圈里,而能利用读者生活经验的影响。实验的目的是多样的,有的在于弄清所谓的"潜在读者",有的则将对同一作品的两种不同的批判态度并列,从而揭示各自批评的先决条件。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