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初一倍长中线法的经典例题有哪些?
最佳答案
倍长中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几何解题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与三角形中线相关的问题。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中线的性质,通过延长或缩短中线的长度,使得问题得以简化或转化为其他熟悉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初一倍长中线法的例题:
例题一:已知三角形ABC的中线AD,点E在AD上,且AE=2ED,求证:BE=CE。
解析:由于AE=2ED,所以AE=2/3AD,ED=1/3AD。根据中线定理,AD=2/3AB=2/3AC,所以AE=2/3AB,ED=1/3AC。又因为BE=AE+ED=2/3AB+1/3AC,CE=ED+DC=1/3AB+2/3AC,所以BE=CE。
例题二:已知三角形ABC的中线BD,点E在BD上,且BE=2ED,求证:AE=EC。
解析:由于BE=2ED,所以BE=2/3BD,ED=1/3BD。根据中线定理,BD=1/2BC,所以BE=1/3BC,ED=1/6BC。又因为AE=AB-BE=AB-1/3BC,EC=AC-ED=AC-1/6BC,所以AE=EC。
例题三:已知三角形ABC的中线CF,点D在CF上,且CD=2DF,求证:BF=AF。
解析:由于CD=2DF,所以CD=2/3CF,DF=1/3CF。根据中线定理,CF=1/2BF=1/2AF,所以CD=1/3BF,DF=1/6AF。又因为BF=BC+CF=BC+1/2BF,AF=AC+CF=AC+1/2AF,所以BF=AF。
以上三个例题都是利用倍长中线法解决了三角形中的等量关系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际解题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