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程差
最佳答案
一、光的干涉现象
当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并通过不同路程后在某一点相遇,若满足一定条件,如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或位相固定,则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产生干涉作用的光波称为相干波,而光程差为波长整数倍的情况会加强干涉,形成明亮条纹;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则会减弱干涉,形成黑暗条纹。
二、正交偏光镜间的干涉现象
若矿片不在消光位,则会产生干涉现象。在白光透射下,这种干涉会呈现干涉色。当非均质体矿片上的光率体椭圆半径与上、下偏光的振动方向斜交时,透出矿片后的偏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产生光程差。透出上偏光镜后的偏光振动方向与上偏光镜的振动方向斜交,当光程差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发生干涉作用。
三、光程差
光程差是指光通过矿片中的晶体时,由于双折射现象,快光与慢光分离,快光在空气中传播一段距离,而慢光离开矿片时,快光已在空气中进行了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称为光程差。光程差与矿片厚度及双折射率成正比,而双折射率又与矿物性质及切面方向有关。因此,影响光程差大小的因素有矿物性质、切面方向和矿片厚度,这三个因素必须综合考虑。
四、干涉结果的影响因素
干涉结果主要取决于光程差。此外,透出偏光镜的两种偏光振幅大小也会影响干涉结果的明亮程度。在两个消光位之间45°处,矿片达到光的最大强度,称45°位置。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