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什么是三层架构?优缺点有哪些?
最佳答案
三层架构是一种在应用程序中用作特定类型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式,它将体系结构分为三层: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示层。表示层占据应用程序的顶层,将内容发送到网络开发框架中的浏览器,并以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形式显示信息。应用层也称为业务逻辑层、逻辑层或中间层,通过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在表示层和数据层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数据层由持久存储机制和数据层组成,支持与数据库连接,并执行插入、更新、删除、从数据库获取数据等操作。核心规则是表示层只是一个外壳,不能包含任何biztalk的处理,设计应该从应用层而不是表示层开始,应用层的应用编程接口应该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在应用编程接口上实现所有的BizLogic。无论数据层是简单的SqlHelper还是带有映射的类,都要确保它独立于抽象系统层。无论使用的是COM+(EnterpriseService)、Remoting还是像WebService这样的远程对象技术,都必须考虑在设计中通过负载平衡来群集多个服务器。
三层架构的优点包括:减少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允许不同的开发人员在每一层上工作,显著提高系统的开发速度;每一层都可以重新开发或现代化,而不会影响三层架构中的其他层,缩短了上市时间,并降低了将新功能集成到软件即服务(SaaS)、云和内部应用程序中的成本;易于维护,不会影响其他模块,显著降低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表示层不直接访问数据层,只与业务逻辑层连接,提高了数据安全性。然而,三层架构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它会降低系统性能,因为企业必须通过中间层去数据库获取数据;三层架构有时会导致级联变化,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方向上,如果需要在表示层添加特性,可能需要在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都添加代码,以确保设计是分层的。
以FineReport为例,这是一款采用三层架构的报表软件。FineReport的数据层负责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ETL、建立数据仓库等,支持多数据源和数据集成。FineReport的应用层负责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作为企业报告工具,它支持报告设计、报告生成和报告管理。在表示层,FineReport可以在PC、手机和电视屏幕上自适应地显示报告和仪表板,因为FineReport中的图表是由HTML5开发的,可以跨平台使用,适应网页设计,并支持即时更新。例如,当你想要基于存储在CRM中的销售数据创建销售报告时,表示层向数据层发送API调用,而FineReport的数据层运行查询并将结果返回给应用层,应用层将其格式化为网页。然后,页面被发送回浏览器,在浏览器中,表示层在笔记本电脑或其他设备上显示报告。
使用三层架构,你只需在报表设计者的计算机上安装设计者,然后将项目部署到服务器上。只要计算机上有浏览器,其他用户就可以直接访问该报告。一旦报表需求发生变化,只需在本地设计然后发布到远程服务器上,非常方便。例如,目前市面上很流行的帆软公司的软件——finereport,功能算是前沿的,可做BI报表和大屏,内置了10+行业解决方案和几十种可视化大屏模板demo,即便没有专业的技术也照样可以完成。功能比较全面,包括数据整合、建模、分析、制作图表。很适合企业使用,难度不算太大,而效果也不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