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苋菜是什么样子的
最佳答案
【读音】xiàncài
【科属】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英文】Amaranth
学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人旱菜,杏菜、荇菜、莹莹菜、玉米菜等。
产期:6-10月盛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含水分90.1克,蛋白质1.8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抽筋)。它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1]分为白苋菜及红苋菜,盛产于夏季。当植株未硬化,花蕾未形成前,全株拔起或用刀沿土面切割。每100g嫩茎叶约含水分90.1g、蛋白质1.8g、碳水化合物5.4g、钙180mg、磷46mg、胡萝卜素1.95mg、维生素C28mg。炒食或作汤。全株可入药。世界各地都有苋属植物的分布。中国有苋属的13个种。栽培的少数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中国自古栽培苋菜,在中国汉初的《尔雅》中称“蒉,赤苋”。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150cm,有分枝。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3枚,雌蕊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发酵的苋菜汁用来做臭豆腐。
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类型:
①绿苋:叶片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品种有上海的白米苋,广州的柳叶苋及南京的木耳苋等。
②红苋:叶片紫红色,耐热性中等,质地较软。品种有重庆的大红袍、广州的红苋及昆明的红苋菜等。
③彩苋:叶片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耐热性较差,质地软。有上海的尖叶红米苋及广州的尖叶花红等。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苋菜生长期30~60天。在全国各地的无霜期内,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
如何种植苋菜: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粘壤土,而且喜欢偏碱性的土壤。一般采用直播,很少育苗移栽,以采收幼苗供食用。早春2~3月播种,多利用大棚和小拱棚栽培;春栽播种(4~5月),多套种在瓜类、茄果类及豆类下,或与其他绿叶蔬菜混播,分期播种,陆续采收。播种前要将菜地深翻,并撒石灰,每666.7平方米撒150千克。整地时施腐猛察乎熟的人畜粪为基肥,每666.7平方米春播者约3500千克,夏播者1500千克,秋播者2000千克。畦面整细耙平,宜高畦深沟,畦宽1.2~1.5米为宜。每666.7平方米播种量0.5~0.75千克,播种期偏早,播种量稍大。播种后不盖土或盖薄土,或覆以细沙或草木灰或人畜粪尿。也可用镇土代替覆土。播种后视天气和土壤进行浇水追肥,10天左右出苗。春季气温低,水分多,一般应控制浇水,只有在高温或干旱时才经常浇水。苋菜的生长喜晴不喜瘠,俗话说:“晴天的苋菜,雨天的蕹菜”,就是这个意思。从播种到长有2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第一次追肥;约过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当第一次间拔采收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间拔采收一次追肥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或2~3成腐熟人粪尿。并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夏秋季播苋菜只需3~5天出苗,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枝悉。在盛夏高温期,还需覆盖遮阳网进行降温保湿,做到昼盖夜揭,创造有利于苋菜生长的适温环境,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植株高15厘米左右时及时采收(可间拔,也可一次采收)。在采收前15天可追施2~3成腐熟人粪尿,在后期,追肥主要用速效氮肥,并及时浇水。否则急速开花结实,影响品质和产量。
苋菜梗即苋菜的主秆,俗称老苋菜,种植苋菜梗,是为制作霉菜梗提供原料。为了获得粗壮的主茎,要采用叶带毛秆粗壮的青绿色的苋菜梗专用品种;采用育苗移栽,按20×20cm株行距定植,施足基肥,多次追肥,使苋菜梗又粗又绿。由于苋菜梗在不少地方处于零星种植,至今尚无文献资料明确报道适于作苋菜梗的品种。苋菜,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于中美洲、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苋属植物有50多个种。不论野生或栽培,其嫩茎和叶都可作蔬菜食用,花可供观赏。中国是苋菜原产地之一,甲骨文中已有“苋”字。此外还在墨西哥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印地安人食用的苋菜种子。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苋菜植株与种子内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约可分别占叶片鲜重的4.6%和种子重的12~18%,其中人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平衡,生理价值较高。净蛋白质利用率在60~70%以上。大部分植物蛋白质中含量偏低的蛋氨酸和丝氨酸在苋菜蛋白质中都较丰富。味鲜美,多作蔬菜鲜食。也可取肥大肉质茎腌食。
此外,还有一种粒用苋,又名千穗谷,种子可磨粉作粮食。
苋菜海蜇汤
材料:苋菜300克 海哲150克 姜5克 葱5克 盐5克 素油30克
做法:
1.把海蜇洗净,切成丝;苋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
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沸,再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加入姜、葱爆香,下入海蜇、苋菜、盐;加水500毫升,用武火煮沸,文火煮10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行水滑肠。急性黄疸型肝炎小便不利患者食用。
腊肉炒苋菜
主料:
腊肉、苋菜
调料:
盐、料酒、鸡精、食用油
做法:
1、将腊肉洗净,放入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