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脚典故

2025-01-28 18:58:496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赶脚,这个词源自古代,最初的含义是指提供雇佣服务,驾驭驴或骡子为行人提供代步工具。就像现在的出租服务,赶脚的人会在城边固定地点牵着驴,等待需要的人来租用,他们紧随在乘客身后,确保旅程的顺利进行。

它也指那些赶着牲口供人骑行的人,例如在明代冯梦龙的《挂枝儿·送别》中,清晨五更,就有赶脚的人和驮载的牲畜来到目的地。在《醒世姻缘传》中,客店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歇息赶脚的行旅,他们提供简朴的饮食和草料,只为赚取基本的费用,让这些长途跋涉的人有个落脚之处。

然而,"骑驴不知赶脚苦"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骑驴者享受着鞍垫、缰绳带来的舒适,却往往忽视了赶脚人付出的艰辛。他们可能会对赶脚人的速度或清洁提出不满,仿佛忘了自己本应体谅赶路的不易。实际上,赶脚人并非不想体验骑驴的自在,只是他们暂时没有这样的机会。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分工和生活境遇的差异。

扩展资料

赶脚——指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类似如今的出租,赶脚的把驴拴于城根,有需要者就骑上它,赶脚的在后面紧随其后。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