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嘉祥县历史沿革
最佳答案
嘉祥县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的痕迹,这一点通过双凤村和长子集村的石刀、石斧、石凿等文物得以证实。数千年来,嘉祥县的归属经历了多次变迁:
西周时,嘉祥隶属于兖州;春秋时期属于鲁国南武城,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它隶属于薛郡爱戚县。三国时期(魏)时,它隶属于兖州山阳郡巨野县。到了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元年),归属兖州高平国巨野县。
东晋时期,嘉祥经历了分属高平郡巨野县和任城郡任城县的阶段。隋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它又分属东平郡巨野县和鲁郡任城县。唐朝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它又分别隶属于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鲁郡任城县。
五代时期,嘉祥县在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分属郓州东平郡巨野县和兖州鲁郡任城县,直到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又有所调整。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它属于京东西路济州巨野县和任城县。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在山口镇设立了嘉祥县,取名寓意吉祥,那时它隶属于山东西路济州。元朝时,嘉祥先后归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总管府和东平路总管府。至元年间,它归属济州或济宁路单州。
明朝时期,嘉祥县的行政归属保持稳定,直至清朝,嘉祥历经山东省兖州府、直隶州,曹州府等地的管辖。1724年(清雍正二年),它再次隶属于济宁直隶州,直到1913年归属岱南道,1914年改属济宁道。
1920年,嘉祥县的边界被详细记录,直到1944年,县境基本保持稳定。之后的岁月里,嘉祥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多次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包括村庄的归属变迁。1949年,嘉祥县归属平原省湖西专区,之后又归属山东省湖西专区、济宁专区,直至1983年并入济宁市。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嘉祥县进行了多次乡镇调整,如撤销部分乡镇,设立新的镇区,以及将部分行政区域并入其他乡镇。至今,嘉祥县划分为多个镇和乡,人口总数约为761,086人,具体分布于各个乡镇。
扩展资料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部,属黄河冲积平原。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7.5公里,总面积971.6平方公里。东临宁任城区,南接金乡县,西靠菏泽市的巨野和郓城县,北依梁山县,东北隔梁济运河与汶上县相望。县城坐落于县境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0′、北纬35°24′。县城东至济宁22公里,南至金乡县城45公里,西至巨野县城23公里,北至梁山县城50公里。现辖八镇(嘉祥镇、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七乡(马集乡、满硐乡、仲山乡、孟姑集乡、老僧堂乡、黄垓乡、万张乡),714个行政村,人口76万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