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范文

2025-03-31 20:49:528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提起陈忠实,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白鹿原》。当得知他还有《青海高原一株柳》一书时,我便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在深入阅读后,被他字里行间蕴含的顽强生命力深深打动。然而,如何将这篇意蕴深厚的文章传递给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如何让孩子们从字字珠玑中读出情感,品味其深意?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以“柳树”的形态为切入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进而理解青海高原柳树的生命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恶劣环境抗争的人生哲理,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交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首先,引导学生从“柳树”的形象出发,认识这株独特的青海高原柳;其次,通过深入解读文本,赞颂柳树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奇迹;再次,带领学生体会柳树的成长历程,感受它所展现出的超出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最后,让学生从柳树的品质中汲取启示,敬畏并学习它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悟,体会作者语言中蕴含的思想火花,以及这株高原柳树的神奇之处。这种神奇体现在它在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中能茁壮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毅力与韧劲,以及它象征的不屈精神,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