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咬文嚼字的注释
最佳答案
①本文写于抗日战争后期,后收入1946年出版的《谈文学》论文集,今见录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②石秀: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人之一,绰号“拼命三郎”。梁中书:宋朝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留守,太师蔡京的女婿。
③杨雄:梁山泊英雄一百零八人之一,绰号“病关索”。潘巧云:杨雄之妻。
④茗烟:贾宝玉贴身书童。金荣:贾府亲戚,顽童。
⑤李广(?—前119):西汉名将,善骑射,驻守边塞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被称为“飞将军”。后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以迷失道路被责,自杀。
⑥王若虚(1174—1243):金王朝文学家,官至翰林直学士。论文主张辞达理顺,于诗反对模拟雕琢。所著《五经辩惑》等十余种,对汉、宋儒者注经及史书、古文的字句疵病,颇有批评。
⑦贾岛(779—843):中唐诗人,为韩愈所赏识。诗的风格和孟郊相近,有“郊寒岛瘦”之说。“鸟宿池边树,憎推月下门”二句,出自他的《题李凝幽居》一诗。
⑧烟光凝而慕山紫:见王勃《滕王阁序》。蓝田日暖玉生烟:见李商隐《锦瑟》。
⑨“套版反应”:朱光潜在《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一文中说:“许多关于自然的描写都没有情感上的绝对必要,只是相习成风,人家盲目地说这才美,自己也就跟着相信这真是美。这种心理学家所谓‘套版反应’(stock response),是一切低级趣味的病根。”这段文字与本文的话可参照互释。
⑩惟陈言之务去:见韩愈《答李翊书》。 赏析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撰写于1943年,已收进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 一、结构简洁明了,思路新颖别致。二、事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譬透彻。三、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