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乒乓球》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2-19 09:34:338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活动目标:

1. 能够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巧妙地运送乒乓球,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2. 愿意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学习使用语言和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 每个孩子准备两个小操作盘(其中一个装有乒乓球);每组提供一个大型托盘(内含材料:小勺、小瓶子、吸管、电线、硬纸板、小剪刀、橡皮泥等)。

2. 每个孩子一份记录表和一支笔。

3. 一张大记录表、"√"和"×"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孩子们做出设想。

1. 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巧运乒乓球’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手不能碰到乒乓球,也不能拿起操作盘,将球从这个操作盘运送到另一个空的操作盘里。”“虽然不能用手,但可以用老师准备的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介绍材料。

2. 孩子们将他们的猜测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并进行交流。

“先请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哪些材料能运球就在‘想一想’一栏里打‘√’,哪些材料不能运球就打‘×’,并请你记录在‘想一想’一栏。(孩子们猜测并记录)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并把孩子们的猜测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在这些材料中,有的孩子认为有的材料能运球,有的材料不能运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孩子们利用材料进行操作并交流。

1. 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能运球的在‘试一试’的前面一栏里打‘√’,不能的打‘×’。”“注意了,一定要试过之后再记录,还要记得手不能碰到球。

2. 孩子们进行操作。

教师适时指导孩子们进行实验,并提醒孩子们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3. 孩子们进行交流。

(1) 请孩子们介绍操作结果并做记录。

“你动手试了后结果怎么样?”教师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 适时请孩子们示范给那些没有成功的孩子们看。

三、孩子们再次进行操作,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 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在刚才的操作中,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运球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也用小勺试了一下,真的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师示范给孩子们看,并用数字2记录在表上。“大家再试一试,看同一种材料能否用不同的方法运球,并用数字记录在表上。”

2. 孩子们进行操作。

3. 孩子们介绍同种材料不同的运球方法。

四、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动动脑、动动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运乒乓球。那除了表上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也能运球呢?”“我们回去可以再想一想,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热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幼儿年龄较小,可能见过却不明白其原理甚至说不出原理的名称,因此本节课真正的目标是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