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阵阵(郑启五茶散文欣赏)

2025-02-09 10:05:288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在探寻生活情趣的散文世界中,品茗往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尽管有如《名家论喝》这样的作品将茶与酒并重,但专门以茶为主题的散文集却相对少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袁鹰1980年代编选的《清风集》,这部书名虽雅致,却鲜为人知,"清风"实则是指茶饮带来的宁静心境。袁鹰的序言中提到,品茶后"凉生两腋",仿佛能"乘此清风欲归去",反映出他个人对茶的热爱和对酒的偏好,这也与古人的"村茶比酒香"之说不谋而合。袁鹰的目标是提升茶的声望,重振茶的威望。

1997年,袁鹰与柳萌共同主编《名家谈生活艺术丛书》,除了《清风集》的扩充,还邀请了多位名家参与,如方成的《说画集》等,延续了《清风集》的思路。这些名家的参与,反映出他们对茶的深厚情感和专业素养,他们应袁主编之邀,如冰心、汪曾祺等人的文章,都展现出对茶的热爱和对读者的贡献,尽管有时是"被迫"写作,但对茶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名家谈茶的开场白往往坦诚直接,如汪曾祺承认自己对茶的无知,与"茶文化抄家"的虚张声势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以个人的经历和观察,分享茶的逸事趣闻,让人感到亲切。方成的《老九和老七》更是别出心裁,以茶的排行与"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身份相结合,妙趣横生。相比之下,女性作者如吕锦华、叶文玲和陈慧瑛则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茶的民俗风情和生活哲理,如吕锦华的《太湖畔的熏豆茶》和陈慧瑛的《茶之死》,展现了茶的古典美和奉献精神。

在男性作家的作品中,何为的散文尤其出色,他以乌龙茶、龙井茶和绿茶为例,细腻地描绘茶的色香味,将品茶与欣赏佳人相提并论,展现了茶的韵味。然而,他的作品也显示出对茶的专一,强调品茶的纯粹和不同季节的茶品选择。忆明珠则以独特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个人对红茶和花茶的偏好,深化了"佳茗似佳人"的意境。

总的来说,无论是名家的深情述说,还是才女们的巧妙构思,都让品读茶散文成为一种享受,"喝茶,喝好茶,读茶文,读精美的茶散文,不亦快哉",这是对茶香阵阵的最好诠释。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