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作品出处
最佳答案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该书分为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在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该书被奉为道教经典,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然而,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作为《道德经》中的一章,充分体现了该书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的地位。通过老子的深刻思考和精辟论述,不仅为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也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变化莫测的时代,我们仍然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灵感,学习如何以更加平和、智慧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扩展资料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