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冠禽兽

2025-02-19 07:30:2710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衣冠禽兽

 [编辑本段]一.成语

 读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释义

 衣:穿衣;冠:戴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既是不孝,所谓~,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近义词

 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反义词

 正人君子

 歇后语

 鸡披袍子狗戴帽

 灯谜

 狐狸戴面具

 最初含义

 成语"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其实。这个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鸂鶒(xichi)、鹌鹑、练雀。 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 本来,衣冠禽兽是褒义词,但是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最初含义另解 元末明初以前的话本(如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中就有“绮罗裹定真禽兽”的说法,从“裹定”上看应该只是平常衣冠。况且这时还没有通常的禽兽补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所以衣冠禽兽硬说是官服补子上绣禽兽有些牵强。 至少应该是,先贬义,后褒义,再后贬义。 而且褒义阶段也应该主要在士人阶层.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