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硚园翻译

2025-03-07 04:21:109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翻译:在砎园中,水蒙绕回环其中,这样既得了用水的便利,水又藏在园中仿佛没有一样。寿花堂,以岸堤、小眉山、天问台和竹径为界限,显得曲折悠长,这是利用了水;内宅,用霞爽轩、酣漱阁、长廊、小曲桥和东篱隔开,显得深邃悠然,这也是利用了水。

因与庞公池相对,把鲈香亭和梅花禅房截断,显得静谧幽深,这又是利用了水;园沿着城墙修筑,有贞六居、无漏庵、菜园以及邻居小户来交互掩映显得幽静而安宁,这是将水利用到极致了,而水的变化还是要归于庞公池的水。

庞公池的水别人看不上,我却能充分利用,使它径自流入砎园,而且不为旁顾,一心一意为我护佑园林,即使旁边的卧龙山蜿蜓曲折,边缘几折想要亲近庞公池水,而庞公池水不为所动。人们都说砎园的建造善于用水,而最终的确也得到水之力。

我祖父在的时候,砎园极其华美富丽。曾有两个老人在园中观赏流连,其中一个老人说:“竟然是像蓬莱仙居一样的地方啊!”另一个老人不赞同地说:“那里哪有这里好!” 

《砎园》作者背景介绍: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陶大顺家养病,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崇道称为“今之江淹”,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观点;于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悠游自在,创作了许多诗文。

于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后,避兵灾于剡中,于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和《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向死而生;后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世长辞,享年约九十三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

崇祯六年(1633年),有人开茶馆,用玉带泉煮兰雪茶,火候适宜而茶具洁美,张岱感到欢喜,于是为茶馆取名“露兄”并作《斗茶檄》。次年(1634年)八月十五日,张岱效仿虎丘中秋故事,在家乡蕺山亭招集朋友、艺人等七百多人共同宴饮,饮酒、唱曲至夜半。

十月,张岱同朱楚生住在不系园观赏红叶,于定香桥偶遇曾波臣、赵纯卿、陈洪绶等,并与众人饮酒作乐。十二月,张岱呈《疏通市河呈子》一文给绍兴知府,以期望疏通城市命脉河道。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