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历史沿革

2025-03-19 02:45:087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独山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它属于毋敛县,但在王莽时期,毋敛县更名为有敛县。唐朝时设置了石牛县,隶属于南寿州的行政管辖。到了宋代,中平县在此地设立,大观四年,中平县被废除,并并入庆远府的河池县。元代时期,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设立。明朝时期,先后设置了丰宁长官司和九名九姓长官司,但后又废除后者,恢复了独山州的名称。

进入民国,独山县的行政区划有所改变,从三脚屯州分出设立了三合县,独山专区成为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的专员公署所在地,曾是贵州第四大城市,国统区的第十四大城市。1949年11月19日,独山县获得解放,专区改为独山专区。1957年,独山县、荔波县和平塘县(部分)曾短暂合并,但于1961年重新分设,独山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2000年的独山县行政区域包括8个镇和10个乡。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做出决定,调整了上司镇塘八村打吉组的归属,将其划归打羊乡管理,同时对上司镇和打羊乡的行政区域界线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到了2003年,独山县的行政区划为8个镇、10个乡(其中包含3个民族乡),共有250个村委会和9个居委会。这一年的人口总数为34.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76万人,而少数民族人口占据了24.06万人的比重。

扩展资料

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南丹县接壤,是贵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重要通道,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独山县总面积。2003年末非农业人口3.76万人;少数民族24.06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为布依族、苗族、水族和壮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